冬至以至,歲末已末,冬去春來,春暖花開。冬至節(jié)亦稱冬節(jié)、交冬。它既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之一,是中國的一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曾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說法,古人認為,天地陽氣自此時回升,代表著下一個循環(huán)的開始,是大吉之日,要相聚慶賀。
在冬至,南北方飲食方面有所不同,北方人常說,“冬至到,吃水餃”“冬至不端餃子碗,凍掉耳朵沒人管”, 而南方人冬至日卻不吃餃子,他們常說,“家家搗米做湯圓,知是明朝冬至天”“冬節(jié)丸,一食就過年”。獨特的節(jié)令習(xí)俗兼具著自然和人文兩大內(nèi)涵,都充滿著愛的味道和對未來美好的期盼,一種風(fēng)俗,一個節(jié)日,既定形成,就有它的內(nèi)涵意義。冬至那天,天還蒙蒙亮,母親就在廚房忙碌起來,搟面皮、調(diào)餡料…自己一個人忙前忙后,我看到心疼的說:“媽,別忙活了,我來包吧。”我邊說邊想接過她手里的搟面杖。她倒好,把杖給藏起來了。不一會兒,廚房里已飄出陣陣香氣,一家人圍坐在一起,嘮嘮家常,再吃上熱呼呼的大餃子,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我知道那笑里藏著多少的累,卻也藏著對家多少的愛。
上了大學(xué),閑暇時常和媽媽視頻聊天,母親會問:“明天冬至,還回家不?有沒有餃子吃啊…”我說:“有,媽你放心吧?!睊鞌嚯娫?,看著眼前的一盤速凍餃子,這一口咬下去,這個心啊,立馬不是味兒了,我的眼睛不禁濕潤了。離家越久,就越想念家里的味道。想念爸爸媽媽嘮嘮叨叨的叮囑,想念媽媽包的餃子…
夜深人靜,我依靠窗臺,一片又一片的雪絨花如同碎煙沫,散落一地,讓我想起過往、曾經(jīng)。人生最憶還是家的味道,媽媽包的每一顆水餃,都像是家的一個縮影,讓我在品嘗的過程中,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些與家人共度的美好時光,而只有這個味兒,能夠在冰天雪地的寒冷中讓我有了實實在在的存在。(張昕)
|